凡人如煙
(小說)
.曾玉仿.
老黨員如煙,于今雖然已過古稀之年,身體還算硬朗。
在曾氏族譜里,他屬凡字輩人,因輩份低,年紀(jì)又長,村里人一向尊稱他為“如煙哥”。
如煙哥入黨純粹是偶然的事。
那時候,每個大隊都要推選一個苦大仇深的貧雇農(nóng)出身的黨員作為代表,去參加公社的“憶苦思甜”大會,并在大會上訴苦,也就是要以親身經(jīng)歷去控訴那萬惡的舊社會的黑暗。而恰巧,那時候在我們大隊,就數(shù)如煙哥在舊社會受的苦最深最痛苦,最令人同情。
如煙祖上三代為雇農(nóng),其父親老計頭給地主當(dāng)過長工,被日本兵抓去做過挑夫,被國民黨抓過壯丁,幸好兩回都被他僥幸逃脫,差點就丟了老命。
如煙本人也給地主放過牛,做過小長工。于是,為了能使他成為一方代表,大隊黨支部便連夜吸收他入了黨。
如煙哥就是這樣入黨的。
有人說他,“入黨好哇。”
他卻說,“講來慪氣。”
原因是他在“憶苦思甜”時,有一次講走了題,說什么“好在公社化沒餓死”。
會后,受到批評,說“你這是好了傷疤忘了痛,忘了本,再怎么樣,也不能說新社會不好哇。”
他覺得好委屈,“我這是實在話嘛,怎么就說錯了呢?”
所以,他認(rèn)為,好慪氣呀。
別人就開玩笑說,“你這不是慪氣,是慪煙?!?/p>
從此,他就有了個綽號,慪煙。
如煙哥有個習(xí)慣,晚上總喜歡在村里轉(zhuǎn)悠。
一次,集體倉庫的保管員夕章偷了公家的稻谷,被他發(fā)現(xiàn)。
他當(dāng)眾揭發(fā)了他,說,“大家說說這個人會是誰?想不到吧,是個狗虱,會咬人的?!?/p>
眾人大笑。
夕章可不服氣,說,“慪煙。就你好管閑事,又不是干部,你憑啥?”
如煙說,“我是共產(chǎn)黨員哪!”
如煙哥能吃苦耐勞,善持家,是個勤勞儉樸的人。
如煙哥很會養(yǎng)鴨??墒牵谖母飼r期,不興搞家庭飼養(yǎng),他是黨員,要帶頭割除資本主義尾巴,于是,他只好放棄養(yǎng)鴨,勒緊褲帶過窮日子。實行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zé)任制之后,他重操舊業(yè),家里的日子很快就殷實起來。
每天一大早,他便從鴨舍里放出一群鴨子來,那群鴨子撲打著翅膀沖向那個盛有米糠、飼料的食盆里搶吃,吃飽后,昂起長頸脖子,便魚貫飛向門口那口小池塘里盡情戲水。
這時,如煙哥便從鴨舍里撿鴨蛋,手里捧著滿滿一小缽的鴨蛋,起碼有十多個。朝晨的陽光,溫馨地照在他的臉上,那紅樸樸的小方臉上透出來一股神氣襲人的光彩。
這時候的他,大約四十五歲。
改革開放之初,村里一些后生,總想出去做工,又苦于沒有路費,于是就想出一些歪點子。有一回,朦朧的月光下,喜歡偷雞摸狗的狐貍晶,湊合村里幾個后生,想砍掉村口山崗上烈士墓旁邊那幾顆大松樹,賣了錢,準(zhǔn)備做盤纏到外面去打工。
不料,被如煙哥碰到。
狐貍晶大驚,想溜走。
被如煙哥喝住,教育了一番。
“這樹是風(fēng)水樹,長了幾百年的,而且又在烈士墓旁,被你們砍了就沒了,多可惜呀?”
“你們辦正當(dāng)事,沒錢,可以借嘛。提出來,至少,我可以幫你們。但,有一條,出門在外,要干正事,要掙正當(dāng)?shù)腻X。任何時候都不要忘本,發(fā)達(dá)了,要記得回報家鄉(xiāng)父老。”
然后,在第二日,還真拿出一筆盤纏給他們?nèi)ゴ蚬ぁ?/p>
而今,狐貍晶這一去,杳無音訊,近三十年未回來過。
汶川地震那年,已屆古稀之年的如煙哥,以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捐了一筆數(shù)目不小的捐款,這是一筆特殊的黨費。
村支書為他帶回來一本紅本證書一枚紅色胸章。
前兩年,村上準(zhǔn)備籌集資金修葺烈士墓園,并修筑拓寬上山的道路,以方便人們前往拜祭烈士。
長眠在烈士墓里的烈士,是村里人的救命恩人,更是如煙的父親老計頭的救命恩人。是永遠(yuǎn)令人敬仰的抗日英雄。
那是在1945年6月初,抗日戰(zhàn)爭已近尾聲。盤踞在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日軍207師團(tuán)2000余人,從惠州經(jīng)河源燈塔、連平忠信,途經(jīng)和平縣城,一路向北,竄向江西集結(jié),妄圖作垂死掙扎。日寇竄擾和平縣城時,奸污婦女,掠殺性畜,搶奪糧食,無惡不作。還抓走了20多個挑夫。
那天,老計頭伙同村中幾個人恰好幫人挑腳到了縣城,剛剛交定貨物出來,扛著扁擔(dān)和繩索,行走在街頭。忽然,人群中一陣騷動,一些青壯年男子驚恐得拼命四散奔逃。老計頭他們還沒反應(yīng)過來,便被兇神惡煞的日本兵捕住無法逃脫,被強行抓去做挑夫。當(dāng)老計頭挑著日本兵搶來的物品跟隨著日軍隊伍行至粵贛兩省交界的地方,就要翻過一座山坳時,忽然山坳上傳來一陣陣激烈的槍聲,原來是遇到了國軍與日軍發(fā)生的阻擊戰(zhàn)事了。日軍慌忙組織應(yīng)戰(zhàn),而那些挑夫們乘著慌亂迅即逃走。
老計頭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逃命的,國軍阻擊一陣便撤退了,而日本人卻到處抓捕那些逃散了的挑夫。
老計頭等人在配合外圍作戰(zhàn)的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地方抗日自衛(wèi)隊的掩護(hù)下,僥幸逃脫。不幸的是,為了轉(zhuǎn)移日寇的視線,有一位抗日自衛(wèi)隊隊員犧牲了。
后來,老計頭與村中同伙一道,偷偷將烈士的遺體抬回村中,連夜掩埋在村口山崗上。解放后,當(dāng)?shù)卣诖私ㄓ锌谷樟沂考o(jì)念碑,墓地旁邊有松樹參天挺立,成為一道風(fēng)景。
老計頭健在時,曾經(jīng)常向村里人講起那驚恐萬狀的生死瞬間,每次講完,都會渾身打抖,十分仇恨那萬惡的日本鬼子。不過,總會叮囑如煙,“我的命是人家英雄給的,我們千萬不能忘本?。 ?/p>
老人雖然去世多年,但如煙卻時常會想起老父親說過的話,國仇家恨,銘記心頭。
為了修墓筑路,村人踴躍捐款,特別外出打工人員,極為活躍。各家各戶出錢出力,如煙哥成了帶頭人。
這時,狐貍晶突然回來了,有錢,要捐一大筆錢給村里修路。村里人懷疑他在外面沒干正事,掙的錢不干不凈,不想接受他的捐款。還聽說他在外打工是為日企打工,掙的是日本人的錢,不干凈。村上的人在是否應(yīng)該接受狐貍晶等人的捐款問題上,發(fā)生了爭執(zhí),相持不下。
但,最后,還是如煙哥說了一番話,一錘定音,讓眾人放心,接納了捐款。
他說,“狐貍晶,我問問你,怎么回事?”
狐貍晶說,“當(dāng)年,是如煙哥資助我們出去的,他也曾告誡過我們,要學(xué)好,掙正當(dāng)?shù)腻X,要記得回報家鄉(xiāng)。他的教導(dǎo),我們一直記在心里,也做到了。如今,我們,就是奔著如煙哥回來的,而且,要為家鄉(xiāng)作貢獻(xiàn),爭光添彩!”
如煙哥說,“這是好事呀。為什么不接受,應(yīng)該接受才對呀!”
眾人掌聲雷動,皆大歡喜。
開工修路那天,如煙哥扛起鋤頭走在最前頭,跟著推土機一路前行,鏟界,疏土,一如當(dāng)年,意氣風(fēng)發(fā)。
胸前佩帶著的那枚“共產(chǎn)黨員”紅色胸章,格外耀眼。
(2015.3.29.草,5.19.定稿)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