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發(fā)2003年3月1日《老年日報》憶海心河2版
心中的阿媽妮
散文聶孝明
時間能充淡一切,然而,有一件事,雖然發(fā)生在30多年前,卻在我心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30多年的朝陽川,是一個鮮漢混居的大鎮(zhèn),那個時候國家還很落后,人們居住的大多都是土房子,平房,沒有高樓。所謂的土房子:就是用“坯”或“拉合辮子”壘成的。墻壁用泥抹平,房蓋苫上小葉樟或稻草。房子既暖和又結實,冬天不冷夏天不熱保溫隔曬!
由于是泥房子,就免不了要挖很多的土,脫坯,抹墻。那個時候管理的也不太好,房頭道邊隨處可見、修房蓋房人挖出的長方形的大坑,他們挖坑是為了從坑里往外取紅土,東北到處都是黑土地,黑土種莊稼好。可蓋房子抹墻還是紅土有粘性。人們都用紅土。所以,路邊,就誕生了好多害人的大坑。那有棱有角的大坑小孩掉下去很難爬上來!特別是每到雨季,那里就蓄滿了混濁的雨水。
有一天,我在坑邊玩,不注意跌進了大坑里。那年,我只有六七歲,人小坑深。無論我怎樣掙扎都無濟于事!陡峭的深坑沒有抓手,混濁冰涼的雨水侵蝕著我的肌膚,我?guī)状纹疵吓蓝际×恕碾y和死亡像魔鬼一樣在向我悄悄逼近!我稚嫩的小手在流血,心在絕望……..就在這時,一位朝鮮族婦女她身背一個孩子,頭頂還頂個盆子,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她的出現(xiàn)仿佛黒暗中在懸崖邊行走的人,看到了曙光!只見她放下盆子,嘟囔一句我聽不懂的朝語后,來到我跟前彎腰向我伸出手來,吃力的把我從死亡的邊緣中拽了上來!但由于當時的無知和驚嚇,我竟連聲謝謝的話也沒說,就一溜煙兒的跑回了家。落湯雞般的我,渾身顫抖、上下牙不住的打顫,臉色蒼白的出現(xiàn)在母親的面前!
我把朝鮮族媽媽救我出“苦海”的事對媽媽講了一遍!媽媽聽了以后,感動的連聲說:“多虧遇見了好人!多虧遇見了好人?。。 ?/p>
現(xiàn)在,生母永別于我10多年了,在思念生母的同時,我更加忘不了給予我希望和生存的朝鮮族阿媽妮!寫到此,我鼻子有些發(fā)酸……
直到現(xiàn)在都很后悔當時,怎么就沒問一聲,那位善良博愛的朝鮮族阿媽妮姓甚名誰?家住何方!?您可知道,遠在黒龍江的“中國兒子”30多年后的我,未曾把您忘記!他希望您健康長壽,終生幸福!
真心的謝謝您,心中的阿媽妮!
字數(shù);871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