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是一個富有詩情畫意又飽含人生智慧的節(jié)氣。
麥粒漸熟稻抽穗,蠶結(jié)新繭桑葚紫;菜籽舂油苦菜秀,杏子黃在樹梢頭。你看,這樣的一幅場景是不是符合了詩情畫意的所有元素呢?看到這些鮮亮活潑美不勝收充滿了生命力的字眼,我就打心里喜歡的不行,好似一幅幅廣袤的田野里莊禾清香林木翠綠皆在不動聲色暗自成長的秀美色彩畫頓時展現(xiàn)在了眼前。這是迎接小滿的前奏曲,因?yàn)樾M節(jié)氣里裝滿了人們的盼望和期許,還因?yàn)樗械氖粘蛇€有一段日子要捱過去,天災(zāi)地難病蟲害說不定什么時候會發(fā)生,麥粒雖已飽滿但還需長成,稻田之水也不定必是豐盈,小滿,小滿,便盼著麥粒能經(jīng)受住收割前最后的考驗(yàn),插下的稻秧自是水分充足,才能孕育出辛苦耕作后的稻粒,可愛的蠶寶寶能結(jié)出更好的繭,菜籽能榨出更多的油,味道雖苦卻可飽腹的苦菜枝葉清秀已經(jīng)長成,紫的桑葚黃的杏子也都能掛滿在茂密的樹上,這些香甜的果實(shí)可以給人們帶來富含多種維生素的營養(yǎng)。“萬物小得盈滿”,有小滿才會獲得大滿,古人的智慧在小滿的日子里就這樣得到了最真摯最素樸的表達(dá)。
小滿這一天,我居住的這座城市下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雨,正應(yīng)了“大落大滿、小落小滿”這句農(nóng)諺。江南稱下雨為“落雨”,一般來說,小滿這段日子里,雨量基本不會大,既不會出現(xiàn)狂風(fēng)暴雨,也不會遭遇連陰雨,上天總是會眷顧著活在大地上的萬生萬物的。小滿時節(jié),小雨是時常要下的,這是最好的一種狀態(tài),雨水不足稻田干裂,雨水過豐則會泡倒秧苗,而北方地區(qū)還未成熟的麥子也需要在收割前再多多的吸允一下水分,這樣長成的麥子香潤可口呢。小滿的“滿”既意指北方麥粒的飽滿,又關(guān)乎南方雨水的豐沛,萬物生機(jī)盎然,又須從容不迫,方可迎來豐收的日子。
走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淋不濕人的衣裳,又有絲絲清涼劃過臉頰,不知怎的讓我突然想起了小時候家里的那口水缸。
記憶里的那口水缸就靜靜地窩在我家廚房里的一個角落。那時,我們家住的院子還沒有通自來水,我奶奶每天都要擔(dān)著兩只很大的水桶走到幾百米外的水井里去提水,水桶是薄薄的白鐵皮做的那種,我見過工匠師傅做鐵皮水桶的樣子,先用長長的一把剪刀將一塊鐵皮剪下來,然后卷成圓柱狀,斜放進(jìn)一個尖尖的鐵杵上不停地敲打,再把剪好的底座與圓筒緊緊箍起來就好了,水桶上下一般粗,不生銹,不怕碰,類似于現(xiàn)在的不銹鋼材質(zhì)吧,這是那個年代比較時髦的一種水桶,比笨重的木桶輕巧耐用多了。奶奶擔(dān)著兩只水桶,另外手里還要拿著一卷繩子,繩子的一頭拴著一個用粗鐵絲做成的彎鉤,繩子很長,是兩股麻草搓成的那種很結(jié)實(shí)的繩子,井里的水就是奶奶用這根繩子提上來的,奶奶將水擔(dān)回來再倒進(jìn)水缸里,這水缸里的水是我們一家人一日三餐的水源,也包括一家人一天的日常洗漱。
那時我還小,大概上小學(xué)三、四年級,想幫奶奶一起去挑水,可是奶奶總不讓我去,而我卻覺得完全可以勝任從深井里提上一桶水了。奶奶不讓我去,媽媽說是怕我闖禍,井沿上天天都濕漉漉的,滑的很,一個小孩子在那個地方多危險(xiǎn)呀。雖然沒有聽說有掉下井里去的,但是有人在井口旁邊滑倒卻是經(jīng)常會發(fā)生的事情。我們這個東西南北圍成的四合院住了少說也有50多戶的人家吧,大家都要到這個井里挑水吃,想想看,每天該有多少人忙來忙去在井口上提水呀。
關(guān)于水缸,定格在記憶深處的那幅景象是每每放學(xu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水缸旁,揭開蓋子拿起浮在水面上的葫蘆瓢,咕嘟咕嘟喝上滿滿的一水瓢,因?yàn)閷?shí)在等不及奶奶早就給我準(zhǔn)備好了的白開水,那水不燙不涼,盛在一個干干凈凈的搪瓷杯里。見我喝生水,奶奶就會急匆匆的跑到我身邊,一邊訓(xùn)我一邊遞上搪瓷杯,“不怕拉肚子啊”。可是總愛喝生水的我,卻從不肚子疼,也從來不拉肚子。那時的天地之間,哪有什么PM2.5這個詞,無論河川還是小溪從沒有工業(yè)污水這一說,干凈幽靜的生活環(huán)境,一塵不染的藍(lán)天白云,甜絲絲沒有怪味的井水,人與自然都呈現(xiàn)著鮮美透明了無雜念的原生態(tài),這些都是銘刻在一個孩子心里永生也不會忘記的溫暖記憶。
想起水缸,還想起了小滿這段日子,放學(xué)回家的路上,總會調(diào)皮的跑到麥田里,拽一把麥穗在手掌里來回搓揉。收割前的麥芒長而尖銳,不小心就會在手臂上劃出一道紅紅的印痕,這時也顧不上麥芒扎手了,搓揉下來的麥殼就用嘴對著使勁吹,那些麥殼被吹走了,手心里就留下了一撮還是綠油油的肉呼呼的麥粒。好香的麥粒呀,吃了一把不過癮,有時還連麥稈一起拽下一大把麥穗回到家放到廚房灶臺里用火燒,那鮮嫩的麥粒被火燎一下味道更香,這時如果讓奶奶看見了,就會呵責(zé)我,作孽呀,麥子還沒有熟,就讓你給糟蹋了。
唉,懵懵懂懂不知生活艱辛愁滋味的童年,充滿了好奇心和惡作劇的童年,真的不知做了多少可笑的事呢。多少年過去了,恍然隔世,今天突然想起那些往事,不知怎的,就特想奶奶,想那只水缸,想我的童年。雖然時光不可倒流,然而所有這些令人懷念的記憶,就如一壇老酒透著漫長歲月的醞釀是那樣的沁人心脾芳香綿長。
小滿是告別春天步入夏天的第二個節(jié)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這樣描述小滿時節(jié)三個物候特征的,小滿,四月中,小滿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滿。初候,苦菜秀?!钝拧芬暂睘榭嗖?,《毛詩》曰誰謂荼苦,荼即茶也?!稜栄拧吩徊粯s而實(shí)謂之秀。二候,靡草死?!抖Y記》注曰草之枝葉而靡細(xì)者。謂之靡草,則至陰之所生也,故不勝至陽而死。三候,麥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也。
苦菜,是一種多年生菊科植物,春夏開花,嫩時可食用,小滿時節(jié),苦菜正值枝葉繁茂。食苦菜,是小滿的習(xí)俗,“春風(fēng)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笨嗖瞬粌H是人們喜愛吃的一種野菜,也有清熱解毒、安心益氣的藥效。說到苦菜,它還有一個更為人知的名字蒲公英,“花罷成絮,因風(fēng)飛揚(yáng),落濕地即生”,生命力十分頑強(qiáng)。人們常常將苦菜用來比喻人生之艱,是呵,生命只有經(jīng)過苦難的洗禮,才會變得神圣而崇高,苦菜身上蘊(yùn)含著一種堅(jiān)韌樂觀、自強(qiáng)不息的品質(zhì)。
喜陰的靡草遇到強(qiáng)烈的陽光就要漸漸枯死了,靡草,又稱葶藶,是一種枝葉細(xì)軟的小草,生長在田邊路旁,山坡草地或河谷濕地,靡草結(jié)的種子大寒大苦,是一味強(qiáng)心利尿的草藥。靡草喜陰厭熱,隨著小滿到來天氣轉(zhuǎn)熱就漸漸死去了。在萬物“小得盈滿”時,靡草的枯萎,是草木有榮有枯的自然現(xiàn)象,也透視著人生得失成敗的無奈與困惑,其實(shí)人實(shí)在渺小的和那些草木不相上下的,可是人們常常愿意太高的估量自己,所以就產(chǎn)生了許多本不應(yīng)有的欲望和夢想,如果能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人生得與失原是有著太多的客觀因素,許多境遇下容不得自己的選擇,這就如靡草的榮枯一樣,則一定會對這個繁華喧鬧的世界就會始終抱有一顆淡定平靜的心,從而也就可以排除許多的紛擾,從從容容去過好自己的日子。
麥子收獲的時候,明明是炎熱的夏季了,可古人卻用了麥秋至,細(xì)細(xì)想,真的是為古人的這種了然世界嫻運(yùn)文字的匠心所折服。秋天當(dāng)然是收獲的季節(jié),可是豐收在夏季里的麥子誰說它不就是讓人歡喜的那個秋天呢?一個“秋”字包含了人們多少的希望在其中啊?!扒缛张L(fēng)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北宋詩人王安石的這兩句詩生動地描繪出了麥?zhǔn)諘r節(jié)的喜人景象,引起了人們無限的遐想,你看,一望無際的田野里,金燦燦的麥子熟了,到處飄散著麥香的味道,雖然春天離我們遠(yuǎn)去了,可是碧綠的樹蔭,青幽的綠草一點(diǎn)也不比春天的景色差,這是人們的辛勤汗水澆灌出的最豐碩的收成,也是上天饋贈給人間不同時節(jié)的大美風(fēng)景。
《尚書·大禹謨》云“滿招損,謙受益”;《易經(jīng)豐》曰“日中則昃,月盈則食”;《菜根譚》道“花看半開,酒飲微醉”,這些說的都是自然之道,也是人生至哲。小滿時節(jié),一切都在存蓄力量,厚積薄發(fā),小滿未滿,所以朝氣蓬勃,欣欣向榮。小滿,也是人生的好時段,在生命的征程上,有許許多多的不滿和想法,就可以心有動力,不斷催促著自己跨上人生的每一個高點(diǎn)。
人生小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