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寶石”抉擇人生路
-------讀蘇聯(lián)小說《愛》有感
記得那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剛剛十五歲,正在上初中二年級,特別喜歡看書,僅有的幾本課本被我翻得滾瓜爛熟,而那時的農村,書籍特別少。暑假在農村無處可玩,就跑到爸爸教書的學校武屯中學找書看。記得那是一個酷熱的下午,爸爸去給學生講課,我在他比較要好的同事江老師宿舍玩,突然在他書桌上發(fā)現(xiàn)了一本名字為《愛》的蘇聯(lián)小說,是四川新華出版社印刷的,定價0.53元,那時懵懵懂懂,看到《愛》字很好奇,就懇請江老師借我看,他說這本書是從學校圖書室借的,六天后要及時歸還,經不住我再三的央求和保證,準許我看兩天,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里,我像沙漠中行走的旅行者遇到了甘泉,除了吃飯時間,如饑似渴、夜以繼日看完這本書,深深被書中的主人公葉戈里雪夫夫對愛妻娜達莎的愛情故事所打動。1985年參加完高考,填報志愿時也不知為什么就填寫了工程地質專業(yè),幸運被錄取到長春冶金地質??茖W校工程地質專業(yè),參加工作多年后,我一直納悶我為什選擇地質專業(yè),從事這個行業(yè),百思不得其解。
“在葉戈里雪夫的書架上,放著一塊紅寶石”參加工作后好多年,我常常不用自主的從嘴里冒出這句話,連我自己都無法解釋,直到35年后的一天,2015年9月13日,周末的一天,在家上網瀏覽小說網,不經意間突然看到蘇聯(lián)小說《愛》,如在迷霧中見到光明,急速打開下載,打印裝訂成冊,用三天時間看完。“馬特維和葉戈里雪夫各人自己找到了紅寶石”娜達莎也找到了,親愛的讀者,你找到了嗎?讀完最后一句話,我輕輕將書本合上,眼淚浸濕了我的眼眶,情節(jié)感人,整個構架更是出人意料的精彩,我也重溫了35年前的感動。
故事是主人公葉戈里雪夫在一次輪船失火時,從水中救上來一位姑娘娜達莎。原來娜達莎是在和她的新婚丈夫馬特維度蜜月時發(fā)生這場不幸的。馬特維已經“死”了。葉戈里雪夫同娜達莎結了婚。就在他們過上幸福生活的時候,馬特維出現(xiàn)了,原來他還活著……
全文從葉戈里雪夫的書架上的一塊紅寶石開始,采用倒敘的方法引出,娜達莎與新婚丈夫馬特維失聯(lián)九年后,也是與葉戈里雪夫結婚4年后,他在朋友多爾科夫的別墅里看到一幅油畫,畫的內容是起伏的山崗、蜿蜒的小河,鮮紅的太陽……,剎那間被畫境所吸引,而當他看到油畫的右下方作者馬特維·斯特羅加諾夫的簽名時。立刻被震驚,毫不猶豫地帶回家給娜達莎看,他知道娜達莎雖然和他已經結婚,但她心里一直愛過一個人,而這個人已經不在人世了,他死了,可是娜達莎仍然愛著他,就連葉戈里雪夫自己也知道,這種愛情,娜達莎是一直藏在心里的,他知道這個,但仍然感到幸福。因為沒有娜達莎,他自己就活不下去。
為了這份愛,他愿意等她4年完成建筑學院的學業(yè),愿意放棄自己的林業(yè)專業(yè),在林業(yè)專業(yè)不吃香的莫斯科共和國林業(yè)管理局找了份工作,將就著干,雖然結婚后娜達莎一次也沒有提到過她原來的丈夫,可是,他在內心深處感覺到,她沒有忘記!她不愿與葉戈里雪夫分享她的歡樂、喜悅和悲傷。但當娜達莎知道這幅畫后,不由自主地央求他,“斯捷潘(愛稱),去吧,求求你,別生我的氣,我不知道這幅畫會帶來什么結果,但它是怎樣出現(xiàn)的卻需要弄清楚?!甭牭綈燮薜陌螅R上到多爾科夫家尋找畫主人線索,原來多爾科夫的別墅是從他單位行政事務科科長列別津斯基手里買的,他來不及吃早餐就趕往列別津斯基家,據列別津斯基說,他的別墅是從一個親戚手里繼承的遺產,風景畫就是那位親戚搞到的,而且那位親戚已去世。尋找線索中斷,但妻子堅信風景畫是還在世的丈夫馬特維近五年畫的,葉戈里雪夫為了弄清作者作畫的年代,找到特烈基亞科夫美術博物館的科學研究員進行痕跡鑒定,“此畫作于一九五七年以前”痕跡鑒定專家堅定地說,也就是說此畫作于妻子丈夫死后五年,謎底終于揭開,證明娜達莎的前任丈夫一直活著。第二天一大早,葉戈里雪夫就到地質部勘探司、民警局尋找,甚至到馬特維的母校加里寧有色金屬學院查找,費盡周折,原來馬特維與新婚妻子娜達莎在輪船失火失聯(lián)后奇跡生還,也以為娜達莎在輪船失火喪生,將巨大的悲痛埋在心中,參加了國家勘探隊尋找紅寶石,現(xiàn)在在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邊區(qū)工作,他性格堅毅,堅持真理,無所畏懼,為國家尋找戰(zhàn)略原料稀有金屬“紅寶石”,并且著有著作《論紅寶石》。他是一個共產黨員,一個探險家,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個卓越的地質學家,他所從事的事業(yè),是一個對國計民生極為有益的非常重要的事業(yè)。
知道妻子的前夫還活著,并且是在祖國的某一個地方,他立刻到單位請求休年假,未得到允許,寧可丟掉工作也要自身前往尋找,他知道娜達莎的心里痛苦,時間不等人,每延誤一天,都會給妻子增加新的痛苦。他簡單收拾了幾件隨身衣物,購買火車票立刻啟程前往邊區(qū)地質局,在邊區(qū)博物館通過一張油畫知道馬維特現(xiàn)在在托爾察,而托爾察不通火車,只能坐直升飛機,他坐了兩個小時飛機搖搖晃晃地到了托爾察省地質局亞洲大陸“中心”,找到了門牌號為六十八號的馬維特的家,但馬維特不在家,他去烏庫河發(fā)源的五一集體農莊工作,他哀求隊長蒙庫里比讓他乘坐貨運隊飛機前往,到了五一農莊等了六天,馬維特還是一直沒有回家,為了盡快見到馬維特,他到農莊管委會借了一匹馬和一桿槍決定親自去接馬維特,他在原始森林中經過幾天幾夜,順著馬維特落腳的痕跡一路尋找,過了一天一夜,又過了一天一夜,他發(fā)現(xiàn)馬維特已經受傷,順著留下的血跡終于找到了膝蓋受傷失血過多已經昏死的馬維特,馬維特手里緊緊攥著他一生尋找的紅寶石,終生實現(xiàn)了他的愿望,而且他一直深愛著娜達莎,終生未娶。馬維特生命垂危,他要葉戈里雪夫一個人先帶回比自己生命還珍貴的紅寶石,而葉戈里雪夫不但要帶回紅寶石,還要帶回馬維特,他背著80公斤重的馬維特,爬山、過河,經過五天五夜,歷經千辛萬苦,血汗交融,憑著堅韌的意志,終于走出了原始森林,昏倒在地。兩個人在病床上經過幾個月后調養(yǎng),身體恢復如初,在馬維特毫不知情情況下,葉戈里雪夫將馬維特帶到莫斯科,送上出租車告訴司機地址,將他送到了娜達莎身邊,而此時此刻的馬維特平平常常地和娜達莎聊了會話,留下了一塊紅寶石悄悄離開了,娜達莎此時才真正的知道葉戈里雪夫對她的愛是多么的真摯、誠懇,多么的珍貴,而馬維特只是她的青春,生命中的歡樂和光明。命運使她又一次見到他,她覺得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紅寶石它不可能同時屬于兩個人。每個人都應當為自己尋找紅寶石……它是買不到的,從朋友那里也借不到。馬維特作為一個地質學家,在輪船失火痛失新婚嬌妻后,沒有頹廢和一闋不振,而是用一生的追求,為國家、為自己找到了紅寶石;葉戈里雪夫從愛妻之愛中超脫,找到了娜達莎的青春摯愛,他也找到了心中的紅寶石,娜達莎也解開了多年埋藏在心底的心魔,找到了自己心中真正的紅寶石。我也明白了35年困擾自己從事地質專業(yè)的淵源,少年時閱讀書中的人物從事的工作“地質”決定了我的人生觀,決定了我的人生方向。
參加工作30年,從事地質工作30年,我為我的人生選擇自豪、驕傲。許多難忘的情景歷歷在目,2011年9月17日14時10分,因連續(xù)多日強降雨,灞橋區(qū)席王街辦石家道村白鹿塬北坡發(fā)生山體滑坡,造成30余人死亡的特大地質災害,我?guī)е鴾y量儀器迅速趕到現(xiàn)場,災害現(xiàn)場看到的情景讓人心痛。誰也沒有想到一場浩劫就這樣毫無前兆地降臨,甚至來不及為骨肉剝離而悲慟。災難面前,人們總是這般脆弱。為盡快核實滑坡的范圍和方量等數據,按照指揮部的要求,我和另一位同志冒著大雨爬向滑坡后緣,坡體很陡,接近60-70度,加之雨下的很大,山路很滑,每走一步都有可能摔倒,我們一人測量,另一人記錄、照相,經過一個多小時爬到滑坡后緣,由于連續(xù)降雨,土體含水飽和,一腳踩下去看不見雨靴,另一個腳拔出來找不見雨鞋,渾身上下全是泥,分不清臉上是汗水還是雨水,全身已濕透。小心翼翼的測量后緣裂縫寬度,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艱難測量才調查完畢,回到指揮部后及時向領導做了匯報,初步確定滑坡坡高約70米?;露逊e體長約280米,寬約137米,厚約6米,體積約25萬立方米,滑向北東。后緣滑壁陡傾,高約25米。我們測量的數據最終與部、省廳專家測量方量相符。
我慶幸自己35年前與《愛》這本蘇聯(lián)小說相遇,也感謝書中主人公從事地質專業(yè)工作對我的影響,使我在填報專業(yè)志愿時填報了地質專業(yè),確定了我一生的追求?,F(xiàn)在我是西安市防治地質災害戰(zhàn)線上的普通一員,每當我堅守一次應急值班,及時將災險情信息上傳下達;每當我發(fā)出一條暴雨或預警短信,使地質災害隱患點受威脅的群眾在發(fā)生災害時盡早撤離;每當我參加一次突發(fā)地質災害應急調查,運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科學分析原因、準確預測災害的發(fā)展趨勢,提出合理的預防措施,心里是充實的、滿足的。因為我選擇了正確的人生道路,找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紅寶石,那就是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個選擇從事地質災害工作的初心,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