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風(fēng)20140609
來源:作者:齊魯風(fēng)時間:2014-08-15熱度:0次
刊頭照——首屆“齊魯風(fēng)杯”風(fēng)光攝影大賽 濰坊學(xué)院一景 劉樹亮(濰坊市國土資源局)/攝
刊頭題字——孫克勤(萊陽市照旺莊鎮(zhèn)前照旺莊村)
1——編想編說
剛剛過去的端午節(jié),編輯過的很充實。放假第一天,5月31日,參加了第六屆冰心散文獎在濟南的頒獎儀式,見到了石英等老作家,他應(yīng)邀題寫了“齊魯風(fēng)”三字。第二天,6月1日,清早坐動車到了徐州,參加中國徐州首屆徐志摩文化節(jié),聽來自上海、浙江、香港、山東及徐州當(dāng)?shù)氐男熘灸酆谜呒拔幕ぷ髡咴谝黄鹧杏懶熘灸Φ娜撕驮姡⒃诋?dāng)天晚上,在彭城書院聆聽了徐志摩詩歌朗誦會,感受到了一種純真而溫柔的美。過去,端午節(jié)曾被稱為詩人節(jié)。徐志摩作為新月詩派的創(chuàng)始人,1931年11月19日在濟南長清遇難,最后駐足的地方是徐州。徐州的有識之士抓住這種機緣搞文化節(jié),足見組織者對徐志摩的喜愛程度和良苦用心。對于愛好文學(xué)的人,抽空讀一讀志摩的詩吧,挺好的!真的!
2——心中的汶河
作者——孫本錕
每次回到老家,我總要到大汶河去轉(zhuǎn)一轉(zhuǎn)。離我的家不遠(yuǎn),走過一條百十米長的林蔭道,翻過河堤,穿過一大片茂密的樹林,就到了。在河灘上坐坐,順著河岸散散步,否則,每次回城的時候,總感覺少點什么。
它發(fā)源于山東沂源,一路向西收納著涓涓小溪,途經(jīng)新泰、寧陽等地注入東平湖,成為山東最大的倒流河,最后經(jīng)黃河流入大海,正應(yīng)了那句古話:水流千遭歸大海。
春夏時節(jié),對大汶河來說是景色最好的季節(jié)了,不說那清澈的河水,碧綠的讓人眼炫的水草,河邊茂密的樹林,單是那柔軟的踩上去能沒到腳面的河灘就足以讓人陶醉了。這河灘不同于海灘,海灘的沙太細(xì),沒有這里的粗獷;海灘的沙太薄,沒有這里的厚實;這河灘的顏色更令人叫絕,說它金黃,還帶些銀白,說它銀白,又不那么純正。這大概就是汶河河灘的獨有特質(zhì)吧。
河灘上面,星星點點分布著或高或矮的草叢,這里一簇,那里一叢,大的一片有幾十個平方,小的就三五棵茅草,完全沒有規(guī)律。走到草叢中去,有時會有一群鳥雀忽然從你面前掠起,運氣好的話,還能撿到一窩鳥蛋或剛出殼的小鳥,在當(dāng)?shù)匚覀児苓@種在草叢下蛋的鳥叫“地毛?!保上КF(xiàn)在也見不大著了。
如果渴了,就在河灘上扒一個約半米深的坑,不一會,就會有清清的泉水滲滿半個坑。注意,現(xiàn)在還不能喝,須把這第一坑的水全部潑完,再等滲出第二坑的水的時候,你就可以大口的享受這天然的泉水了,小時候我們割草口渴了,常常這樣做。
穿過河灘踏進水中,看吧,汶河的水真清啊,清得能讓你看到在你腳面上滾動的砂子;清得能讓你看到河底一群一群的小魚。說到小魚,便不能不說汶河捕魚,如果單單是用網(wǎng)撒,用竿釣,那也沒什么奇特的,到處都有嘛。
在沒到膝蓋的淺水區(qū),少不了一簇簇的水草、青苔,你光著腳丫,穿著短褲從水草的下游慢慢彎下腰去,兩手從水草的兩側(cè)猛的一捧,十有八九你能感覺到兩手之間有東西慢慢的抖動,捧上來就是一條寸許長的“草魚扁子”(鯽魚),還有外形像鯽魚,體有五彩色的小魚,我們叫它“刮頭蓖子”,是因為它的刺太像篦子的緣故,捉到后將它們放進腰間的魚簍里,再去摸,半晌的功夫,總能摸上一大碗。每到夏秋季節(jié),孩子們割完豬草,總要到河里去洗個澡,摸會兒魚,攢上幾天的勞動成果,沾上干面用油一炸,金黃的小魚端上來那是很好的下酒菜?,F(xiàn)在看來,這不是摸魚,而是享受,享受那清新的空氣,享受那軟軟的砂灘,享受那碧綠的水草和小魚。
更奇的的還是谷雨前后,在天朦朦亮的時候,人們在淺水區(qū)放一幅口有數(shù)尺來寬的叉網(wǎng),網(wǎng)呈弧形,在距叉網(wǎng)五六米的上游,用耙來回?fù)妆樯匙?,便會有一種叫“泥巴臥子”的魚和小砂魚驚慌的從砂中竄出,慌不擇路的一頭撞入下邊的叉網(wǎng)中,等著人們?nèi)ナ站W(wǎng)。試想一下:朦朦的夜色中,一條百余米寬的大河中大家都在忙著下手捕魚,人群的歡笑聲,水的嘩嘩聲,耙子摟砂的沙沙聲和在一起,那將是一幅怎樣美麗的水上動態(tài)圖啊!等到太陽升起,天色大亮的時候,人們便開始收工了,因為這時候魚已經(jīng)從河砂里鉆出來了。而且,過了這個季節(jié),就不可能再有砂里摟魚的奇觀了。
若單單是上面這些東西,還不算是太獨特的,汶河之美,還在于它的“曠”它的“靜”,因為除了附近的村民,這片深藏閨中人未知的處女地很少有人來。
看吧,百米寬的河面邊上是大片大片高低不平的砂灘,砂灘上長著一叢叢野草,仿佛是點綴其中的綠翡翠;砂灘邊上沿著河岸是一片片茂密的樹林,緊挨著岸邊綿延不斷的伸向遠(yuǎn)方。坐在樹林邊上,望著眼前的一切:水不緊不慢地流著,宛如一條伸向遠(yuǎn)方的銀練;砂灘上靜靜的沒有一個人影,只是偶爾幾只小鳥從砂灘上的草叢中飛出,又落入另一簇草叢;再回頭望望身后的樹林,挺拔的楊樹、多姿的槐樹,樹下面是不知長了多少年的灌木叢,密密麻麻卻又錯落有致,一陣風(fēng)吹過,聽著沙沙的樹葉響,反而覺得更加寂靜了。人說觀景不如聽景,因為大多數(shù)的觀景都是走馬觀花的看一下,體悟不到風(fēng)景的內(nèi)涵,只有坐下來慢慢感悟,什么都不用想,只是靜靜的看,就更能感覺到汶河景色空曠、安靜、多姿的獨特之美,正所謂心遠(yuǎn)地自偏吧。
到過許多著名的景點,但給我印象最深最令我流連忘返的還是村子后邊的這條河、這片水、這片砂、這片林。千百年來,它滋潤著兩岸人民在這里繁衍生息,又日夜不停的向西奔去,一路把美麗的景色留給兩岸,卻把最美的地方留給了我的家鄉(xiāng)。
(山東省地礦局)
3——母親,我有話對您說!
作者——車文剛
5月11日—母親節(jié),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回憶母親對自己一生中一點一滴的關(guān)愛,我把她化作人生道路上無窮無量的力量,讓我再次感受到母愛的偉大、母愛的無私、母愛的崇高、母愛的美麗。
我記事起您身體就比較瘦小,但您有著不屈的意志和堅強的力量。由于家在四川山區(qū)農(nóng)村,農(nóng)活就成為養(yǎng)家糊口的“主陣地”。您挑水、擔(dān)糞、翻地、插秧、打谷等不遜色于男同志,還從事洗衣、做飯、養(yǎng)豬、養(yǎng)牛等家務(wù)活,所以,在我心目中您的身上最能體現(xiàn)勞動人民的本色。我們家兄弟姐妹六人,從幼兒、讀書到成人、成家,在農(nóng)村付出的艱辛是不言而喻的,正是靠您勤勞的雙手養(yǎng)育了我們?,F(xiàn)在,您也是花甲之年,仍然在家干著一些力所能及的農(nóng)活和家務(wù)。
您沒上過幾天學(xué),文化不高,會寫的字超不出一百個,對我的教育,除了身教以外,別的話語不多,但是讓我感到字字千金,受益終身。兒童時,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好好聽話、別惹事”;上學(xué)的時,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好好學(xué)習(xí),當(dāng)一名好學(xué)生”;參軍時,對我說的最多一句話是“好好鍛煉,當(dāng)一名好兵”;軍轉(zhuǎn)到地方工作,對我說“好好做事,好好做人”……。
現(xiàn)在我快步入不惑之年,您對我的恩愛就像一座大山,永遠(yuǎn)屹立在我心中,是那么高大而又慈祥,令人難以忘懷。
小時候您走親戚時,總忘不了捎點糖果回來讓我品嘗;住校讀書時,總忘不了親自給我炸上最愛吃的辣椒醬讓我?guī)е?;?dāng)兵入伍時,給我戴上大紅花,幫我背著背包,送我到車站;每次回家探親,總是早早地在車站等候我;我遠(yuǎn)在他鄉(xiāng)沒有回家過春節(jié)時,總是親手灌上我最喜歡吃的香腸從老家給我寄來;……
您一生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勤勞身影,簡短而又樸實的諄諄教悔,細(xì)微入致的深切關(guān)懷,就像一個閃亮的星星照耀著我,在我人生的各個階段無以不激勵著我奮勇前進。在我學(xué)生時代,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保送參軍;在部隊我刻苦學(xué)習(xí)鍛煉,成為軍政訓(xùn)練標(biāo)兵,被破格提干,一直干到正營職軍官轉(zhuǎn)業(yè);在轉(zhuǎn)業(yè)分配工作中,我以優(yōu)異的考試考核成績進入公務(wù)員隊伍;在新單位工作的第一年,就被評為“先進個人”,并榮獲“特殊貢獻獎”。
時間飛逝,每當(dāng)看到您銀白的頭發(fā)和布滿皺紋的臉龐,我的心里總是酸溜溜的。我17歲就離開了您遠(yuǎn)在他鄉(xiāng),在這20年的時間里,陪您在一起的時間還不到100天,我欠您的實在太多太多。但是,我會好好工作,來報答您對我一生的愛。您永遠(yuǎn)是我心中最偉大、最美麗的母親,我永遠(yuǎn)愛著你!
(淄博市國土資源局文昌湖分局)
4——父愛如山系列散文之十二
父親的背影
□ 馮連偉
每一個兒女的心中都銘記著父親的背影,或是高大,或是偉岸,或是堅強,或是怯懦;無論時光怎樣地流失,生活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從貧窮到富裕,又從萬眾矚目到走向衰落,父親的背影總是像過電影一樣在兒女的腦海里不時地浮現(xiàn)。
盡管父親已去世20多年,但父親的背影卻銘諸肺腑。每每眼前映現(xiàn)出父親的背影,我的心中頓時充滿了對父親極度的思念和對父親作為一家之主作為男人敢于承擔(dān)頂天立地責(zé)任的崇敬及仰慕。
那個抽著旱煙袋坐在堂屋門坎上,默默地卻又是焦急萬分地等待生病的兒子退燒的背影,成為一個父親標(biāo)志性的背景一直刻在我的心中,始終是那么高大,偉岸。
記得我上小學(xué)二年級的時候,一個春寒料峭的清晨,當(dāng)父親把我從被窩里拽起來時,我頭疼欲裂。那時家里沒有體溫計,父親用手試了試我的額頭,滾燙滾燙的,父親立即給我穿上衣服,背著向衛(wèi)生所跑去——村里有一個衛(wèi)生所,那個不茍言笑的赤腳醫(yī)生既看病又打針。
醫(yī)生診斷是傷風(fēng)感冒,但是發(fā)燒39℃以上,給我在屁股上打了一針大青葉,又拿了一些口服藥,囑咐父親回家讓我多喝水靜養(yǎng)休息。父親把我背回家里給我蓋上被子我就又迷迷糊糊的進入了夢鄉(xiāng)。不知道睡了多久,醒來后,感覺頭不疼了,燒也退了。我躺在床上抬了抬頭向外望去,父親正背對我坐在堂屋的門坎上,只見父親背對著我,手中拿著他的旱煙袋,不時地抽上一口。
看著父親的背影,我的心中涌起的感覺就是這厚重的脊背是兒女的靠山。當(dāng)我生病的時候,父親毫不猶豫地背起他的兒子,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當(dāng)父親回頭看到我醒了后,快步走到我的身邊用手摸了摸我的額頭說:“頭還疼嗎?燒已經(jīng)退了,喝口水,再躺著養(yǎng)養(yǎng),我去上洪瑞飯店給你買鍋餅吃。”說完,父親扶起我讓我喝了口水就往門外走去,留給我的是一個高大的腳步匆匆的背影。
父親的那個不向困難低頭永不服輸?shù)谋秤耙恢痹谟绊懼易吆萌松穆罚瑹o論是平坦的時候還是坎坎坷坷的時候,總是一往無前。
父親活著的時候和娘一共蓋過三次屋。第一次蓋屋的時候我還未出生,那是父親和娘在原父親和大伯分家時分得的一間半草屋基礎(chǔ)上翻建的,一番努力,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擴展建成了兩間半帶有磚垛的草屋,大哥大姐終于不用在冬天的夜晚讓北風(fēng)吹得睡不著覺。第二次建房的時候我已出生但我還不記事,聽娘說蓋這位宅子時,是準(zhǔn)備著給大哥娶媳婦的,所以要用紅條石作墻基,用紅磚壘墻垛,建房的石頭都是父親和大伯家的大哥等人利用晚上的時間到沭河?xùn)|岸產(chǎn)石頭的村莊去買來的,每人推著小推車一個來回二三十里路。我們家第三次建房的時候是上個世紀(jì)七十年代中期的那個春天,我已是一個初懂人情事故的少年。
記得那個春天我們生產(chǎn)小隊包括我們家在內(nèi)建房的有五六家,村里建房的泥瓦匠和勞動力是相對固定的,先給哪家蓋房或者能否集中人力一鼓作氣地建完就要看房主的經(jīng)濟實力和招待的水平了。
現(xiàn)在想來,在這五六家建房的家庭中,我們家無論是經(jīng)濟實力還是接待水平都算不上數(shù)一數(shù)二,因此,我家對建房的速度和質(zhì)量都無法提出更高的要求。我那時是個父母眼中的小孩子,我的眼中只是提出了很多的疑問:為什么這么多蓋新房的人家,我們家總是落在了最后面?
那是一個春天的夜晚,天氣真的還很寒冷,但父親和母親卻坐在院落里竊竊私語。娘把我們家蓋新房面臨的狀況都說給了父親,父親聽后最后無奈地說:“我們該請人家吃飯就吃飯吧。”
父親那個無奈的嘆息和沉默著的背影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
父親的背影映襯的不是多么偉岸的身軀,他的背影只是映襯的村情,而形成這個村情的時間是生活在這一方水土的幾十年、幾百年的父老鄉(xiāng)親,不是一己之力、一家之力所能改變的。
記得新房竣工的那天,我們家舉行了參加人員眾多的竣工慶典。家里報曉的公雞和正在下蛋的母雞都成了餐桌上的“大件”,一大鍋豬肉粉條讓就餐的鄉(xiāng)親們吃得眉開眼笑。新房終于竣工了,酒足飯飽的鄉(xiāng)親們都離開了,父親和娘收拾完殘羹剩菜月亮已掛上了枝頭,勞累了多天的父親卻依然沒有睡意。父親蹲在新房院子里的槐樹下,一袋接一袋地抽著他的旱煙,看著月光映襯的父親的背影是一個男人“鐵肩擔(dān)道義”永不服輸?shù)哪腥酥场?/span>
父親的那個遠(yuǎn)遠(yuǎn)看去已有些佝僂穿著棉襖蹣跚離去的背影讓我刻骨銘心,蘊含在這個背影之中的是父親對兒女的牽掛和望子成龍的心愿。父親的背影不時地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讓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上世紀(jì)七十年代末恢復(fù)高考后,農(nóng)家子弟考上大學(xué)就能端“鐵飯碗”拿“購糧本”成了城里人,但那時全國包括大中專在內(nèi)一年招生三四十萬人,因此擠在高考這座獨木橋上的人們競爭異常激烈。我參加高考的前夕,已有三個多月沒回去同父母一起吃頓飯,全身心地投入到復(fù)習(xí)迎考上。
有一天課間操結(jié)束后我無意識地向校門口望去,卻意外地看到站在學(xué)校傳達(dá)室門口的父親,天氣已經(jīng)很熱了,父親身上還穿著棉衣。原來大伯因病在地區(qū)醫(yī)院住院就要康復(fù)出院了,侍候大伯的父親心中一直牽掛他的兒子,于是就步行找到了學(xué)校,希望能見上一面。我跑到父親跟前時,父親很激動。這是我在城里讀了三年的高中,父親第一次到學(xué)??次?。那天父親遞給我一個盛著一斤炒花生的布包,怕耽誤我上課,說了幾句話就勸我趕快去上課,他也轉(zhuǎn)過身走了。
我往教室去的時候,又轉(zhuǎn)過身看了看父親,這時看到的只是佝僂著身子蹣跚而去的父親的背影。我的眼淚不爭氣地流了出來,很想大聲地喊一聲“爹”,卻沒有喊出口,但父親的背影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父親的那個留戀人生、瘦弱不堪的背影讓我常常感嘆命運的無情,所以我給親朋好友最真誠的祝福是平安健康,平安是福,但健康是所有幸福前邊的“1”。
父親因患食道癌手術(shù)出院后,他的心中一直寄希望到第二年的春天天氣回暖后,他也身體康復(fù)重新推起他的小推車去洪瑞車站重擺他的水果攤。但事實上,在床上躺了一個冬天的父親卻沒有完全康復(fù),而且身體越來越弱,到三月底我回去看他的時候,我首先看到的是父親正坐在床上倚著被子的那瘦弱的背影。我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我的親親的父親,您才剛剛七十歲啊,還不應(yīng)該是“油盡燈枯”的時候??!
命運有時就是這么無情,兩個星期以后,在北京出發(fā)的我接到了讓我趕快回家的電話,等我坐車到家時,父親已經(jīng)去世一天多了。父親去世前除了我和他作了一次長長的聊天,刻在我心中的就是父親那瘦瘦的背影。
父親的背影同父親那濃濃的父愛和無言的教誨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每當(dāng)我前行的路上遇到坎坷的時候,父親的背影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的心中涌起無窮的力量,披荊斬棘繼續(xù)前行。每當(dāng)面對取得的點滴成績沾沾自喜的時候,父親的背影浮現(xiàn),我趕快收起那驕傲自滿之心,加滿油再努力。每當(dāng)我感到有些傷心有些孤獨的時候,想起父親的背影,涌起的是最甜美的思念,幸福頓時溢滿心頭。
無盡回味的、終生難忘的是父親的背影。
5——運河頌
□ 尹新中
長江黃河來天上,
千流萬轉(zhuǎn)奔海洋。
獨有運河人工開,
發(fā)端京畿通蘇杭。
運河,
這條舉世聞名的人工河流,
經(jīng)過千年的流動和徜徉。
它初始于隋唐,
貫通于宋元,
興起于明朝,
敗落于清皇,
重振于當(dāng)今,
相信它的未來更加長遠(yuǎn)和輝煌。
它是一部深奧的史書,
它是一座精美的畫廊,
它是一卷燦爛的長詩,
它是一曲悠揚的樂章。
運河,
纖細(xì)秀麗的身軀,
隱含著多少能量?
它靜靜的映刻在神州大地的版圖上,
由北向南,沿海岸線延長,
三千里江山多嬌,
縱貫著京、津、冀、魯、蘇、浙,
像一串珍貴閃耀的珍珠展露芬芳。
它融入了京城的博大和雄壯;
它流進了津門的氣魄與聲望;
它擁有著冀中的廣袤和盛昌;
它展示著齊魯?shù)奈幕秃浪?/span>
它顯現(xiàn)出吳蘇的富足和開創(chuàng);
它召示著浙鄉(xiāng)的秀麗和興旺。
這串珍珠還鑲嵌著17座城池,
從南至北,它們是:
杭州、蘇州、揚州、鎮(zhèn)江
南京、濟寧延至津、京、唐。
它形成的運河文化在世上代代傳揚。
運河,
納小溪不厭涓小敞開胸膛,
容大江不畏強暴不卑不亢。
它沒有確切的發(fā)源地,
確能縱流橫淌;
它沒有固定的入海口,
確能南來北往。
牽手海河,引碧波蕩漾;
連接黃河,問大地蒼茫;
襟擁淮水,探豐登糧倉;
攬勝長江,入南國水鄉(xiāng);
攜來錢塘,觀人間天堂。
運河之水涌地上,
三分朝天子,
七分流江南水網(wǎng)。
它經(jīng)過多少次曲折、反復(fù),
挖掘、興起、淤塞、治理、衰敗再興旺。
在它流逝的歲月里,
它時而舒緩,輕歌曼舞,
迎送帝王和將相,
使得才子佳人、文人墨客、
纖夫船工、百業(yè)巧匠
流連忘返訴衷腸;
它見證過國家昌盛、
百姓富足和安詳;
它體驗過水綠魚肥、百舸爭流、
千帆競秀、商賈云集和來往;
它時而囂張,天地洪荒,
造成摧城和毀鄉(xiāng),
使得土地淹沒,餓殍遍地、民不聊生、
匪盜橫行,目不忍睹慘景象;
它忍受過外敵入侵、南北殺伐、
家國動蕩更凄涼。
它目睹旱魃肆虐、河阻流斷、
五谷欠收、官懶民饑、
赤地千里遍病瘴;
它承載過戰(zhàn)火煎熬,
正反較量,揭竿起義、
軍閥混戰(zhàn)、驅(qū)除倭寇、
趕走匪幫見解放。
時來運轉(zhuǎn)、
滄海桑田引巨變,
迎來運河千載好時光,
一唱雄雞天下白,
萬眾齊心治水忙。
“水利是農(nóng)業(yè)的命脈”,
家喻戶曉頌歌揚。
運河換來新時裝。
裁彎捋直,浚清水蕩。
修閘筑堤,排灌通暢。
植樹復(fù)綠,貨來船往。
古渡重生,物流新港。
魚游淺底,鷗鷺飛翔。
南水北調(diào),潤澤東方。
環(huán)保生態(tài),源遠(yuǎn)流長。
河估安瀾,興民安邦!
濟寧市國土資源局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