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紀行
來源:作者:王國良時間:2012-06-08熱度:0次
井 岡 紀 行
王國良
多少年向往井岡山,今日得以親臨。
對于革命圣地井岡山,我有許多許多想象,總覺得它是個很特別的地方。當我們乘坐的車抵達井岡山的時候,一切都出乎我的意料。
一下車,迫不及待,物近風宜放眼量。
可是,映入我眼簾的卻不是我曾無數次想象過的景象。這兒不見高峻挺拔、絕壁萬仞的昔日戰(zhàn)場,這兒不見“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畫面,這兒也不見“十送紅軍”的感人場面,這兒不見了炮火,不見了硝煙,更不見了血雨腥風、含毛茹血、戎馬倥傯的歲歲年年。
映入我眼簾的是一片“東南形勝”之地:蒼山疊翠,竹海婆娑,高山流水,蝶舞蜂飛,山花爛漫,鳥鳴嚶嚶,間以紅墻碧瓦,曲路回旋,好一片江南圣地!
真想不到,這么個優(yōu)雅之所在竟然是昔日刀鋒矛嘯、腥風血雨的戰(zhàn)場!真想不到,這么個優(yōu)雅的所在竟然孕育出了那么多壯懷激烈的英雄兒女!中唐文人劉禹錫說得好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井岡山地靈人杰呀,這是井岡山這片圣地培育了中華之龍!
靈山異水引領著我們去尋幽覽勝。我們穿竹海,就能夠想見當年竹釘陣的威力;山溪,耳畔似乎縈繞著“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的歌聲。我們仰觀懸壺瀑布,飛瀑流泉,俯視幽谷,水霧銀簾,輕踏林中小徑,曲折回環(huán),林深幽幽,清風拂面,杜鵑啼血,雎鳩關關,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想起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學家蘇軾的一首《浣溪沙 游蘄水清泉寺》: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我們乘索道,去登筆架山,穿行在山間棧道上,井岡勝景,盡收眼底,我們徜徉在山脊的木棧道上,賞道旁的“十里杜鵑紅”。
井岡山的“十里杜鵑紅”,是一大勝景,井岡山的杜鵑樹比別處的高大,花比別處的紅艷,導游說,這是因為井岡山的英烈們的鮮血澆灌了它們,所以,井岡山的杜鵑樹大花紅。
沒有見過黃洋界的人一定認為黃洋界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一定高大險峻,就似川中的劍門那樣,有萬夫莫開之利吧!可是,當我們到了黃洋界一看,卻大吃一驚:這里除了還能夠尋見當年戰(zhàn)場的遺跡以外,山卻是一處不高的光光的 小山崗,根本無險可守,這個毫無“地利”之利的哨口,要守住它,當年紅軍戰(zhàn)士付出的代價可想而知。
此行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我們黨員在井岡山烈士紀念碑下,面對著革命先烈們,重新舉起我們的拳頭,重新舉行入黨宣誓。我們在莊嚴地宣讀誓詞時,似乎覺得先烈們的熱血和我們的熱血流在了一起,我們的心中涌動著滾滾的激情,心中的感受和當年宣誓時的感受迥然不同,這種感受鐫刻在心,終身難忘。
在茨坪,我們參觀了中央領導同志的駐地,看著這片矮小簡陋的房屋,看著屋內簡單的陳設,我不由得聯(lián)想到了現(xiàn)在我們政府的雄偉莊嚴地高樓大廈,想到了官吏們那豪華的住宅區(qū),更聯(lián)想到了有的窮縣蓋億元辦公樓的事,聯(lián)想到了政府官員建住宅別墅區(qū)的事。而一想到浙江的“許三多”,我的心就不能平靜!
在山腰上,有一片農家樂館區(qū),我們食宿在這里,東家一家人為了我們的食宿忙得團團轉,住宿很現(xiàn)代化,不亞于星級賓館,吃的菜是農家菜,我們要菜有菜,要酒有酒,服務熱情周到,我們很感動。
鄉(xiāng)親們淳樸,價格很低,我們覺得過意不去,鄉(xiāng)親們說,什么低不低?你們來我們這里就是客人,本來是不應該收費的,我們是井岡山人,想想我們的前輩,想想新社會給我們帶來的好生活,我們心里樂乎,覺得我們的前輩們做的事特值!我們大家都市一家人!一家人就不應該收你們的錢呀!
鄉(xiāng)親們嘴里“老婊老婊”地叫著,叫得我們心理面熱乎乎的!
我們踏上返程的時候,說來也怪:原來晴好的天,卻突然下起了雨,遠方是晴好的藍天,近處卻是傾盆大雨。記得中唐詩人劉禹錫有一首《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東邊日頭西邊雨,道是無晴(情)卻有晴(情)?!边@突然而至的清涼的雨水,是井岡山人送別親人的“有情”之水吧!
車廂里流淌著《十送紅軍》的凄婉深情的旋律,我們都沉浸在激動之中,這次井岡山之行,行程雖然短暫,但是,我們要帶回去的東西很多。
井岡山的山水優(yōu)美動人,井岡山的人民淳樸多情,井岡山的貢獻名垂千古,井岡山的精神萬世流馨!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