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
來源:作者:胡新中時間:2013-03-27熱度:0次
很早就想寫一寫岳父,尤其是每年的清明時節(jié)。車向隆中郊外,然后穿過牌坊,在三岔路的地方步行上山,在荒草蔓野,雜樹叢生的紅土山崗,迎春藤婆娑蔥蘢,黃色的小花在滿是硝煙味的山崗上點亮了人們?nèi)q今生的希望。春色無邊,紅暈寫在人們臉上,綠意涂抹在滿是墳塋的山崗上。時間的韻律是冬去春來,墳頭的野草是枯榮再來,印象中的人卻如墳頭的青煙漫漶而去,從不回還!——我們在他墳頭上用鐮刀刈去樹枝清理雜草,用鐵鍬培上新土,在黑油漆的石碑前燒香磕頭燒紙祈福,讓長眠的大人冥府少有牽掛,保佑后人平安。記不起從何時功德事后總有隱隱的提筆記敘的沖動,然每當夜晚,寫了句“斜風細雨三月暮,黃泥紙花灑滿路”就不知所云了。思緒總是飄忽,像云又像風,人好像很遠,但意向又好像很近。遠的是我從未見過岳父,僅有相片參照;近的是他就在我生息的這塊方圓之地長眠,茶余飯后時常在家人的嘴上提及,人雖去遠,但魂魄尚在,留念的是音容笑貌,留存的是血脈親情。
岳父不是本地人,六十年代從江陰考學到武漢華中農(nóng)學院,畢業(yè)分配到襄陽市農(nóng)業(yè)局。說起岳父的家世,也有一些說道。在蘇南農(nóng)村,岳父的父親說是個秀才出生,有些文墨,在當?shù)仡H有名望,家境也還算可以。岳父在家排行老大,下面有四個弟弟和一個妹妹。估計因為岳父是老大,又有些天資,家里在生活,上學上格外照顧,吃的比別人好,上學的要求也都得到滿足。六十年代考學到武漢,在小小的華村(非華西村,屬徐霞客鎮(zhèn)所轄)也算是個人物,老秀才的臉上也滿是榮光。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別的同學在為吃犯愁的時候,岳父還能隔三岔五下館子打牙祭。山長水遠,音信難通,老秀才也只有用郵寄錢物的方式來表達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般的厚重父愛。
岳父在武漢上學,依當時的經(jīng)濟條件,應該還算小開。有張老照片是岳父年輕的時候上學照的,黑白照片,塵封歲月,定格了飛揚的青春。照片上穿白襯衫的岳父很瀟灑,背景是一幢建筑物的大門,大門上掛了塊豎長的白底黑子招牌,其上宋體九個大字“湖北農(nóng)業(yè)機械研究所”。聽說那個時候的華農(nóng)遠沒有現(xiàn)在名氣,年輕人借塊招牌壯壯門面也是可能的!
岳父在襄樊參加工作,是農(nóng)業(yè)局干部,做的是植物保護。做植保要在田間地頭,那時候岳母在農(nóng)村生產(chǎn)隊做群眾干部,因是初中生有文化,常和來生產(chǎn)隊指導工作的岳父接觸,一來二去就演變成我現(xiàn)在在文中對二老的稱謂。再后來就有了我的兩個舅兄和我的另一半。子女是農(nóng)村戶口,讓岳父很揪心。襄樊市農(nóng)業(yè)局文件科技人員調(diào)往科研生產(chǎn)一線可以解決家屬戶口,于是岳父毫不猶豫從襄陽市農(nóng)業(yè)局調(diào)往位于隆中的襄樊市農(nóng)科所,開始了科研和田間勞作結(jié)合的農(nóng)民生活。等岳父剛把戶口辦好,八十年代國家出臺政策中級職稱科研人員可以為直系親屬和配偶辦理城鎮(zhèn)戶口,可是晚了,他呆在隆中再也回不去了,直到他死。
說起岳父的死,那是八九年夏天的一次意外。那段時間他在為五叔(岳父最小的弟弟)張羅婚事。岳父一家身材多高大,但唯有五叔例外,較瘦小。因身體條件和少言寡語的性格,五叔在江陰不好找對象,江陰地方的女子都向往無錫和上海。岳父就幫忙在襄樊替他操心。相親要見面,五叔從江陰趕來襄樊已是晚上,岳父從柿鋪騎自行車去火車站接人,那天是不是月黑風高我不知道,但冥神之主已兇頑先到。一起車禍就在那時那刻的路上發(fā)生了。當人們發(fā)現(xiàn)時,他已經(jīng)悄無聲息,而肇事的車已逃逸,至今無消息。五叔從江陰趕來本來為高興的事,結(jié)果看到的是他的大哥已瞑目走遠,接下來是撕心裂肺的疼痛。五叔說兄弟幾個他和大哥的感情最好,悲痛的人兀自說著悲傷的話?;厝ヒ院螅迨搴荛L時間還不能從舊夢中醒來,說總是夢見大哥!五叔后來結(jié)了婚,五嬸是過來人,帶來一個小孩。五叔的生活從此有了改變,有熱的飯菜和關心的話語,人也精神許多。但好景不長,五嬸的好日子沒過幾年人也走了,五叔又是孤家寡人了,前些年在侄兒們開的工廠看門,現(xiàn)在做什么我們也不知道了。
說起柿鋪,那是岳母的娘家。岳父在那蓋了三家瓦房,這三間瓦房現(xiàn)在說起來不算什么,但在那個時候卻是三根金條的價錢。三根金條的來歷是個小故事:岳父有個姑媽嫁在上海,解放前在上海開橡膠廠,是個資本家。那年岳父去上??赐脣?,姑媽沒有子女,領養(yǎng)了個兒子,家里什么都有可就是不爭氣,后來勞改新疆再也沒有回來??粗蹲永线h來看自己,很是高興,親不親,娘家人??!姑媽工廠交公了,洋房還在,領著岳父在房子里轉(zhuǎn)悠,她的鑰匙從來不拿在手上,到處亂放,但哪個房間的鑰匙在哪里她心里清楚。臨走,姑媽送給岳父三根金條,做了兩個糍粑,放在里面帶回襄樊。岳父回來把金條賣了,換回的錢不多,蓋了那三間房。等蓋好房子,麻煩找上門了:公安局把岳父“請”進了派出所。原來岳父賣黃金時剛好有家銀行失竊。要岳父老實交代,岳父說了黃金的出去,也沒有放出來,關了一個多月才出來。原來公安局派人到上海去了,到上海車船勞頓來回折騰,不像現(xiàn)在交通方便,還有調(diào)查費了不少時間。姑媽說是她給的,不信的話她還有。岳父一介書生,或者說一個做科研的農(nóng)民,前世認為讀書出仕,本本分分,以為安逸,但還是有飛來橫禍。照現(xiàn)在的政策,是否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呢?
上海姑媽后來癱瘓了,江陰的三叔把她接回老家照顧,其他的叔伯說三叔照顧姑媽是為了她的遺產(chǎn),幾家老是磕磕碰碰。岳父在外很少和他們來往,有幾次江陰來信讓岳父回去主持公道,因岳父讀書多,又是家中老大,說話有分量。岳父沒有回去,他說姑媽在上海癱瘓只有老三沒有和誰商量就去接姑媽回來,我們都沒做到,就沒有資格爭了。
岳父為人,應該是脾氣比較倔強,屬于直舒胸性的那種人。在農(nóng)科所和下面的人在田間地頭打成一片,因為他頭戴草帽,卷起褲腿儼然就是“隆中七隊”(隆中當?shù)毓擦鶄€生產(chǎn)隊,當?shù)厝藨蚍Q農(nóng)科所為隆中七隊)生產(chǎn)隊員。他帶的植保組,分去不少大學生,大部分是和他隔代的校友?,F(xiàn)在原來分去的好多學生都走了,有的考研,有的轉(zhuǎn)行了,聽說他帶的學生還有的在江西當市長。
岳父籍貫江陰馬鎮(zhèn)(徐霞客鎮(zhèn)),李姓諱字民良,卒年五十有二。
舊夢重提,往事如煙。三千世界來去無蹤,一段經(jīng)歷,一個人生,焚經(jīng)上說只是一個轉(zhuǎn)瞬!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