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青島兩區(qū)的觀象山
來源:作者:于向陽時間:2013-05-30熱度:0次
七十年代末,曾經在觀象山下借住房屋一處,雖然房屋僅僅只有11個平方,卻也溫馨,開門見山,閑暇時沿著崎嶇的小路攀登到山頂,青島的山海美景盡收眼底,頓時感到心曠神怡。找個小亭子,坐著花崗巖石凳,望著周圍的松濤樹林,聞著花香,聽者鳥語,呼著新鮮空氣,享受著大自然的負離子,小憩一會,彈起吉他,放開歌喉。仿佛置身于神仙世界。
青島觀象山北門在市北區(qū),南門在市南區(qū),橫跨兩區(qū),據說:在青島市區(qū)的山丘當中,海拔79米的觀象山僅高于小魚山和觀海山。這座占地約100畝的小山,在德國殖民者占領之前,中國百姓通常俗稱之為“小石頭山”,觀象山后來又改名為大鮑島東山,它的海拔為79米,山勢和緩,頂部平坦,花木蔥蔥,環(huán)境非常幽美,據記載,觀象山30年代初就已為辟公園。解放后進一步植樹綠化,栽花種草,鋪設石砌路徑和石桌石椅、涼亭、花廊等。山頂處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測繪局于50年代所建的全國水準原點,全國各地的海拔高度皆由此點起算。80年代中期,觀象山公園被規(guī)劃為開展天文氣象科普教育和登高游覽的活動場所。
大家知道,中國古代歷史上就有觀測天文的紀錄,北京古觀象臺是世界古老的觀象臺之一。在20世紀20年代,華夏大地共建有3座現(xiàn)代觀象臺:上海徐家匯觀象臺、香港觀象臺和青島觀象臺。青島觀象臺就在觀象山上。
德國占領初期,在山上建有儲水池,俗稱水道山。后因在山上建成觀象臺便被稱為觀象山。1914年,日本侵占青島后,改稱“測候山”。1923年,被正式命名為觀象山?!皬澟_觀象”是20世紀30年代青島的著名景觀之一。觀象山在1932年就被辟為觀象山公園。1949年,經過植樹。綠化,安上了石桌、石凳,栽種了大量的觀賞樹木,成為市區(qū)中心的風景點。站在觀象山上極目遠望,整個膠州灣內外全景盡收眼底。1984年,市政府根據《青島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決定將觀象山開辟為旅游登高點和開展天文氣象科學普及教育的場所。現(xiàn)在,山上增植了雪松、黑松、紫薇,修建了四柱圓頂亭,同時還興建了六角亭、休息室;葡萄廊、天文學氣象科普室、活動室等,這樣就把園林和天文科學融為一體?,F(xiàn)在的觀象山是青島十大山頭公園之一,是一處開放式公共園林。
學生時代,我們就經常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觀象臺舊址,也知道了許多觀象臺鮮為人知的故事:觀象臺有德式建筑兩幢,一座是古堡式辦公樓,一座是臺長官邱。辦公樓始建于1910年11月。6日,落成于1912年9月1日,是德國建筑師保爾·弗里德里?!だ锵L卦O計的,當時將其命名為“皇家青島觀象臺”。樓主體共7層,高21.6米,全部為花崗巖石砌結構,具有巍峨、雄勁、森嚴等歐洲中世紀城堡建筑風格3樓內廳壁上鑲有一漢白玉碑,上面是一首德文詩。該樓及石碑保護完好,為青島市一座獨具特色的德式建筑。
1958年,地磁、地震兩部分移交給中國科學院。天文和氣象部分仍保留在此,目前氣象部分歸屬海軍管轄,是一處軍事管制區(qū)。
1949年青島解放后,觀測臺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接管。1952年,在山啞口處建了座石屋,屋內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霸c”在屋內深井中,是一銅制圓球,又稱“金球”。全國各地的海拔高度就是以此水準原點為基點算起的,因此它的軍事意義和科學價值極高。
青島觀象臺
山頂一座圓頂天文觀測室,是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青島觀象臺是青島最早的科研機構,是中國現(xiàn)代天文事業(yè)的發(fā)樣地之一。它于1898年由德國人創(chuàng)建,最初建在館陶路1號,1905年遷至此山。當時的青島觀象臺開展天文、氣象、地磁、地震等觀測及研究工作。1914。1922年,被日軍占領。1924年,由我國著名氣象學專家蔣丙然、天文學家高平子等代表中國北洋政府正式接管,從此開創(chuàng)了中國近代天文學事業(yè),使青島觀象臺與上海徐家匯觀象臺、香港觀象臺并稱為“遠東三大觀象臺”。20世紀30年代是青島觀象臺發(fā)展的輝煌時期。1931年,我國自行感設計建造的高14米、直徑7.8米的彎頂天文觀測室在觀象山頂落成。1932年,我國引進的第一架直徑32厘米天文望遠鏡投入使用,它標志著我國天文事業(yè)從此步入現(xiàn)代化行列。
在觀象山,還值得一提的是萬國經度測量紀念碑:1926年,青島觀象臺作為我們的惟一代表應邀參加了第一屆萬國經度測量工作,并于1926年10月2日至11月30日對觀象山東部山顛觀測點進行了經度測量。測量結果,成績優(yōu)良,得到國際經度測量委員會主席的專函稱贊。1933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青島觀象臺再度應邀參加了第二屆萬國經度測量工作。這兩項國際聯(lián)測,均以優(yōu)異的成績?yōu)槲覈A得了榮譽。為此,中國天文學會和青島市政府于1987年在觀象山頂設立了一尊“萬國經度測量紀念碑”以示紀念,碑名系中國著名天文學家張鈺哲手書,為中國天文學界第一座大型紀念碑。
青島市各個山頭的文物古跡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壞飴盡,但是觀象山的文物卻全部保護下來,成為教育后一代的好教材,今日的觀象山公園,是我們童年的樂園,也是勞動人民游樂鍛煉的樂園,老一代對年輕一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