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魂
來源:作者:李維康時間:2013-07-26熱度:0次
西岳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陜西省華陰縣城南,海拔2200米,秦、晉、豫黃河金三角交匯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河,“遠而望之若花狀”,故有其名。又因其西臨少華山,故稱太華山。
“華山自古一條道”,由北向南,貫穿北峰、中蜂、東蜂、南蜂、西蜂計程越20公里。一路行去必經千尺幢、白尺峽、老君梨溝、上天梯、滄龍嶺等絕險要道,可包嘗華山之險。此外,山上還有長空棧道、鷂子翻身等一般人聞所未聞的險景。 若親臨其境奇峰峭壁,險徑危石,鬼斧神工必令游者不勝驚駭,嘆為觀址。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華山系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巖體構成,山上奇峰、怪石、云海、鳴泉、飛瀑、古跡遍布,著名景點多達210余。 因此,在國人的心中,無論從海拔還是精神上講,華山都是一種高度,讓所有想一睹其尊榮的人既神往之,又畏懼之。
然,有生之年若能親睹其雄姿,感受其跳動的脈搏,該是此生一幸!
機會終于來了。
按照院里規(guī)定,在新年工作開展一段時期之后,要不定期的對各個項目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幸運的是,今年地質調查院新開展的項目——華陰銅多金屬項目就在華山附近的陜西省華陰市(華陽川塬頭村)。4月下旬,我與安全科羅科長奔赴那里。
華陰市華陽川塬頭銅及多金屬礦普查項目是我隊于2013年初簽訂的社會地質項目,探礦權人為華陰市東晟礦業(yè)有限公司。工作區(qū)位于秦嶺北麓,山陡峰峻,叢林密布,人跡罕至。我們所處的礦區(qū)位于山的陽坡——海拔接近2300米的山頂處。礦區(qū)內高差近1000米。這里地勢陡峭,山高林密,根本無路可走。凍土消融造成的山坡濕滑泥濘,這些都為地質踏勘帶來諸多困難,更增加了潛在的危險性。為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隊員的體力消耗,項目組經過縝密考慮,決定在海拔2000余米的山腰安營扎寨。
檢查組一行到達礦區(qū)駐地時已近中午。直到傍晚,才等到小伙子們拖著疲憊的身體下山。當隊員們看到我們時,雖然個個臉色通紅,汗流浹背,但仍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他們個個精神飽滿,摩拳擦掌。無論是年過半百的老胡工,還是剛剛畢業(yè)參加工作的新學生李行,言談舉止無不包含著對地質工作的熱愛,對艱難困苦的藐視,那種屬于地質隊員的“三光榮,四特別”精神,已經成為一粒種子,在他們的心中發(fā)芽、生根、枝繁葉茂。
這幾個小伙子都是院里的技術骨干:野外項目負責張紅亮既年輕帥氣,又有才氣;智謀雙全的呂星海、劉文波,他們兩個雖然都是張紅亮的前輩,又是其他項目的主管負責,但在此地都能做到謙恭有禮地做好張紅亮的輔助,其胸懷和氣度可見一斑;另外還有踏實能干的李行、風趣的魏江旗等。
在對我們的到來稍事寒暄后,張紅亮先是把前期的工作給我們做了簡略匯報,而后又把我們即將進行的工作行程做了簡要部署。他的工作匯報言簡意賅,工作安排井然有序:負責、到位、條理性強,那種精干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還真有點大將風范,我為地調院有如此年輕有為的接力人感到由衷的欣慰。
張紅亮告訴我們,由于山路崎嶇,陡崖遍布,普通的獵豹車根本上不去,即便是長春哈弗上去也要喘上半天,因此,看似不遠的礦區(qū)來回卻要花費七八個小時。往往是早晨不到七點開始出發(fā),等晚上回到駐地時已是夜里八點了,有時甚至更晚。為了能提高工作效率,云南青海分院院長劉恩法與野外項目負責張紅亮決定到遠離駐地的工區(qū)另一端去找臨時駐地。他們從早晨七點出發(fā),到了中午一點左右才選好了場地,之后,他們就急急忙忙的往回趕,走了很久,在路上打聽得知,那里離他們的駐地還有大約3公里的腳程,可當他們又走了大約5公里時,得知距離他們的駐地還有七八公里。為了不影響第二天的工作,他們只好借助索道下山。等他們費盡周折到達華陰縣城時,已是晚上11點了。無奈,他們只好在華陰縣城將就了一晚,第二天天不亮,他們就趕回了駐地。那一次可把他們累慘了,至今說起仍心有余悸。汲取這次的教訓,為了不耽誤工期,他們最終決定在離礦區(qū)不遠處搭建臨時帳篷,雖然吃住很不方便,但只要是對工作有利,隊員們毫無怨言。
作為一名老地質隊員,我知道在險山密林中穿梭的個中辛苦,因此,在準備慰問他們之前我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等待他們訴苦、抱怨、要待遇。然而,在看到他們的一剎那,我打消了心中的顧慮。在看到我們時,他們只是歡快著,那樣飽滿、熱情、燦爛的笑臉,那樣無可遮掩的青春朝氣,那樣渾身流溢的勃勃生機,如一輪噴薄的朝陽,因光芒四射而散發(fā)出無窮的魅力。是啊,懸崖、峭壁、叢林、猛獸對地質隊員來說算的了什么呢?它們只不過是激情的青春歲月里一道道別致的風景罷了,而他們在這些人跡罕至的原始密林中留下的足跡卻印證了那句:
“沒有比地質人更高的山,沒有比地質人的腳更長的路!”
我終于領略到了華山之美:美在其險,美在其峻,美在其奇。但那只是作為一個游人借助于人工石基、索道才能看到的天下奇觀。而我們地質人在渺無人煙的密林中印出的道道足跡卻美出其風骨,美出其神韻——那是地勘四院的年輕人用青春和熱血在其項背上朝著我們心中的夢想邁出的堅實步伐,那才是華山真實的魅力所在——真正的華山魂!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