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著人性光輝的散章
來源:作者:邵玉田時間:2014-12-09熱度:0次
閃爍著人性光輝的散章
□邵玉田
歲月從指縫中無聲地滑過,細算起與徐春延老先生那種溫暖親切的情感,已長達二十四五年之久了。1986年底,我從縣供銷合作總社調(diào)至鹽城市(中國最大的)郊區(qū)政府機關(guān),時任副區(qū)長的春延老是我的頂頭上司。之后,他到區(qū)人大常委會任常務(wù)副主任,我在區(qū)政府任辦公室主任,依然一如既往得到了他的關(guān)心和培養(yǎng),這種情緣值得我終身銘記。
正因為我們太熟悉了,所以,日前幾位老同志將他撰寫的厚厚的一本《林下隨筆》交到我手中時,我沒有感到一絲的驚詫。我以為凡是接觸過他的人,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覺——春延老屬于那種有儒雅之氣的領(lǐng)導干部。他雖然出身貧苦家庭,參加革命工作以后,他是能夠堅持把讀書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一名黨政領(lǐng)導干部。無論是在政府還是在人大,工作中,我見過他處理的許多文件,他的那些批注和意見,不僅具體、細致、嚴謹,而且有典有故,幽默風趣,總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和核心價值觀,是要經(jīng)過了一個不斷學習、長期積累的過程才能夠形成的。春延老在職時一身正氣,公平公正,堅守原則,一絲不茍;他堅定信仰,踐行誓言,一字一句都落實在自己的一舉一動上;他公私分明,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對下屬卻有情有義,關(guān)懷備至;他幽默詼諧,和善真誠,方法婉轉(zhuǎn),既不媚上,也不壓下……所有這些,與他平時認真看書學習,注重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歷練是分不開的。與他坐在一起,能夠感知身邊有一種風骨和氣節(jié)的存在。
由此,自然而然,我把他的這本《林下隨筆》,稱之為是一本閃爍著哲思光輝的散章。內(nèi)容包涵了道德修養(yǎng)、時勢認識(是非標準)、人生哲理、讀書心得、清廉養(yǎng)性等諸多的話題。全集近240頁,460個章節(jié),有其獨特的個性。說它是散章,里邊的話題涉及社會政治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其中的文字每一篇都可以獨立成章。語言雖然精短,蘊意卻非常深遠,而且觀點鮮明,引經(jīng)據(jù)典,耐人尋味。像往事的記載,但仍有時代的氣息;有歷史的回顧,又不失為當今的贊與嘆;既有對現(xiàn)實生活中愛與恨、美與丑、善與惡等問題的深入的獨立的思考,也有溫暖親切、厚重唯美。捧讀的感覺,就像親人們之間聊天、談心一樣,在享受天倫之樂,有一種品性的滋養(yǎng)。從他的作品中,可以讓人去讀懂“文學即人學”的內(nèi)涵,品出“人品即文品”的味道。以其強烈的文字沖擊力感染著讀者,繼而在讀者的心靈深處蕩漾著一陣陣漣漪。
春延老的這本文集,十分耐讀,而且讀來覺得咀嚼有味。
原因是里邊的文字凝結(jié)著作者本人的艱難與曲折。往白了說,這里邊有他的人生軌跡,是他人生經(jīng)歷的一種總結(jié),凸顯作者的情感體驗和思想的意蘊,非常值得珍惜。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是用心寫出來的文字,無不躍動著思想的光輝。
當然,也許有人對于這樣的寫作,會有些不太適應。誤因為,與那些程式化的文章相比較,可能缺乏結(jié)構(gòu)的完整性。但古人有言——文無定法。對于文學寫作,記得巴金老人也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話:“最大的技巧是無技巧”。春延老,沒有與“文學大家”比肩的想法,咋一看,是那種閑時走走、看看、想想、議議的閑言碎語,而實質(zhì)上,內(nèi)容已包括了傳統(tǒng)國學的諸家思想,完全稱得上是“真善美”一種思想的領(lǐng)引。尤其在許多篇幅里,貫穿了對“人生而有欲”的闡述,“欲”是一種頑固地要求滿足的力量。他的觀點:人當“能夠適度控制自己的欲望,遵循重視生命、人格的原則而行動”(摘自《欲望》)。
故,文章之法,生命之法,自然之法,天理也,道也。如果我們以這樣的觀點去看待他的作品,我以為其他的并不是很重要了。
春延老退而不休,一方面堅持為公益事業(yè)發(fā)揮余力,另一方面又兼任鹽都詩社的社長一職,將一大批退了休的老同志聚集在一起,既是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同時又寄情詩詞,歌唱祖國,謳歌時代,抒發(fā)感恩盛世的家國情懷。春延老,年輕時就對古典文學情有獨鐘,退休后更是煥發(fā)出青春的活力,激情噴涌,幾乎每一期詩刊都有他的新作。比如文集“桑榆夕照”中的《老年自賀》、《自勉》所表達的“年逾花甲欲何求,瀟灑人生自運籌”和“勸君莫作周公瑾,遇事常吟不氣歌”等等,無不是一種豁達大度的人生觀的體現(xiàn)。一首《鷓鴣天·詠農(nóng)業(yè)豐收》既是吟唱了國運,又表達了民聲,充滿了對這個時代和美好未來的熾熱情懷。
古縣鹽都景萬千
農(nóng)村秋色更芳妍。
無邊金谷噸糧畝
一片銀花萬頃田。
忙選種,喜開鐮,場頭脫粒搶晴天
人勤地沃夸高產(chǎn)
處處高歌大有年。
因此,我常常把春延老看成是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他有著深厚的生活積淀和高雅的生活志趣,又有著對人生的深深思索和對生活的無限熱愛。這本文集,應該是他生命的散章。
本人水平有限,實在難以為序。只是說了自己想說的話,僅此而已。
2014年11月2日于鹽城·陋室
(編輯:作家網(wǎng))